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中文   |    EN
全站搜索
搜索
导航菜单
全屏背景
文章正文
《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于:2020-02-18 11:55:40    文字:【】【】【
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和高效、清洁、经济的能源利用,是支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能源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能源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人类利用能源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拓展了能源利用的领域:另一方面,能源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能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

下载 (3).jpg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能源发展方针:“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坚持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继续理顺能源产品价格。能源建设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加强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勘探和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2001年公布的《“十五”能源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把优化能源结构作为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西部开发。”为中国的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一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针对能源需求的新形势,中央政府明确了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要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炭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更具有能源发展时代特征的部署是,针对中国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具体的目标。

目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焦点主要体现在“资源一环境一人口”和人民生活质量之间的矛盾,这些在相当大程度上与能源密切相关。中国处在实现工业化的快速增长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这~系列的变化刺激了能源消费急速增长,能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更为明显。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矛盾日益突出的这些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探索~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保障能源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鉴于以上的能源发展背景和发展态势,本书根据《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战略思路,以1980年为时间节点,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源发展以及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支撑作用;参考先进国家能源发展经验,分析了中国能源供需发展的规律和未来能源需求,探讨了未来实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路线选择。

全书由12章构成。第一章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历程,阐述了能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基本特征。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能源资源分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本书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区域,对各个区域的能源资源和能源利用、能源发展战略分别作了介绍。第二章至第五章介绍了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的发展。主要对各种能源的资源量、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发展战略作了论述。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关注了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这一全球性的能源热点领域,对其资源的现状和潜力、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发展战略和政策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阐述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对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八章介绍了直接关系到终端能源供应的电力和电网的建设。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从能源效率与节能、能源与生态环境、能源与小康社会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能源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也直面了能源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重点探讨了未来中国能源的发展对策。第十二章回顾了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分析了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情景,提出与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和应采取的政策,展望了未来中国能源发展前景。

本书所讨论的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发展状况有的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情况。

本书由中国能源领域各行业、各学科的专家与学者共同撰写,内容丰富、论述缜密、逻辑清楚。第一章由陈勇、赵黛青、卢进、余颍琳执笔;第二章由蔡宁生、刘修源执笔:第三章由王伟元、史斗执笔;第四章由华贲、张抗执笔;第五章由李晓明、荆春宁、刘纯一执笔;第六章由吴创之、张焕芬、罗尧增、王亦楠、游亚戈、吴志坚、庞忠和、梁宗存执笔;第七章由衣宝廉、樊栓狮、侯明、吴峰、吴川、王芳、徐斌执笔:第八章由马晓茜执笔;第九章由胡秀莲、姜克隽执笔:第十章由赵黛青、陈勇执笔;第十一章由卢进、陈勇执笔;第十二章由韩文科、苏争鸣执笔。整个书稿的整理和部分数据的统计工作由万英、李莉完成。本书以系统的观点和全球的视角,论述中国能源的历史和现状,展望了中国能源的未来,是探讨和诠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次有益尝试。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节 中国能源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二节 世界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中国能源需求与供给

第四节 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

第五节 中国的区域能源发展

第二章 煤炭

第一节 煤炭资源与开采

第二节 煤炭消费

第三节 未来发展展望

第三章 石油

第一节 石油资源与开采

第二节 石油消费

第三节 石油的补充与替代

第四章 天然气

第一节 中国天然气资源

第二节 天然气的运输和储存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天然气发展的需求和对策

第五章 核能

第一节 国外核能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的核能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先进核能技术的研究

第四节 加快中国核电发展

第六章 可再生能源

第一节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 水能

第三节 太阳能

第四节 生物质能

第五节 风力发电

第六节 海洋能利用

第七节 地热能利用

第七章 新能源

第一节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概述

第二节 技术与商业化进程

第三节 发展战略

第八章 电力与电网

第一节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国电力工业现状分析

第三节 电力输送

第四节 发电生产

第五节 高效低污染发电技术

第六节 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九章 能源效率与节能

第一节 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节能现状与节能潜力

第三节 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措施

第四节 节能规划和保障措施

第五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十章 能源与生态环境

第一节 能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能源与环境的和谐

第三节 环境成本和“绿色GDP

第四节 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 能源与小康社会

第一节 小康社会与能源需求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节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一节 能源战略与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第二节 可持续能源发展情景分析

第三节 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

参考文献

 

作者

王亦楠,女,汉族,19718月生,19967月参加工作,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科技哲学博士,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学习和工作经历。1989--1993河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取得工学学士学位;1993--1996清华大学电机系,取得工学硕士学位;1997--2001年于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取得哲学博士学位;2001--2004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04--2009借调到国家发改委从事由中国政府/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资助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的项目管理,担任项目管理办公室执行副主任;2009--2011年于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11月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10--20139月作为中组部选派的第八批和第九批中青年干部到国家信访局挂职锻炼一年。研究领域:自2001年开始从事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政策研究,重点研究领域涉及节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电动汽车与清洁交通、城市垃圾处理、能源管理体制等。学术兼职: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委员。

图片
当前位置
图片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中国专家智库网

自定内容

Copyright @ 2007-2019 中国专家智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26696号-2  海洋网络提供网站建设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010-85781288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