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中文   |    EN
全站搜索
搜索
导航菜单
全屏背景
文章正文
《“村官”小政策,人才大战略 ——大学生村官政策评估研究》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于:2019-12-12 10:15:43    文字:【】【】【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村级“两委”(村支部、村委会)干部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江苏、海南、浙江等地率先探索,在省、市、县各层面上先后出台各种鼓励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充实村级“两委班子”。大学生村官政策正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孕育而生。这一政策既是促进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人才回流农村的人才输入举措,也是培养有基层实践经验、有群众观点的党政后备干部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育模式。大学生村官作为活跃在农村基层的一支重要工作力量,一个在岗人数20多万的庞大人才群体,他们的作用发挥和成长发展,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党培养“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员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和来源。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村级“两委”(村支部、村委会)干部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江苏、海南、浙江等地率先探索,在省、市、县各层面上先后出台各种鼓励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充实村级“两委班子”。大学生村官政策正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孕育而生。这一政策既是促进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人才回流农村的人才输入举措,也是培养有基层实践经验、有群众观点的党政后备干部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育模式。大学生村官作为活跃在农村基层的一支重要工作力量,一个在岗人数20多万的庞大人才群体,他们的作用发挥和成长发展,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党培养“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员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和来源。
  但是,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的逐渐壮大、工作业绩与独特作用的日益凸显、相关问题的渐次出现,这一群体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群体。作为新生代的青年群体,大学生村官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和主张。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既没有先例可遵循,也没有经验可借鉴,政策实施与发展历程势必伴随一些矛盾和问题,只有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能科学、持续地推进这项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央重视、社会关注、组织期待,但这一政策的总体发展状况、目标实现程度、政策覆盖范围、发挥哪些作用、落差及其主要原因,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和着力点在哪里等,这些都是本研究需要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研究角度注重全面、系统与综合。首先,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主要选取了与这一政策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乡镇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在任、离任),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其对这一政策的看法与评价,以此作为政策评估及成因分析的重要依据,进而探究这一政策运行良好需要具备的条件;其次,区别于以往政策实施更加侧重于缓解大学生就业的考虑,更加突出“人才”这一主线,以此审视、解析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结合中央有关人才工作的理念、战略提出完善这一政策的思路与措施。
 
  第二,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一方面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综合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政策目标达成所需条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其中,尤其注重采用政策过程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另一方面选取若干典型地区(包括北京市海淀区,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普陀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沛县,海南省定安县、海口市琼山区),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访谈等方式,对这一政策进行实地调研,进而了解地方实际的政策目标、执行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探讨政策的实际效果与发展前景,充分了解各利益主体的看法,以作为判定大学生村官政策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录
 
上篇  总报告
 
第一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历程及目标变化
一、什么是大学生村官
1.与“文革”时期知识青年的区别
2.与机关公务员的区别
3与村干部的区别
4.与“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等的区别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历程
1.萌芽产生阶段(1995~2001年)
2.自发探索阶段(2002~2004年)
3.全国性实验阶段(2005~2007年)
4.全面铺开阶段(2008年至今)
三、政策目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
四、对当前政策目标的进一步细化
1.推动新农村建设
2.引导大学生就业
3.促进人才向农村输入
4.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评价
 
第三章  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目标落差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若干建议
 
中篇  专题报告
 
专题一  大学生村官创业“热”的冷思考
专题二  丰县“雏鹰工程”的回顾与启示
专题三  舟山市“渔农村新型社区工作者”的探索
专题四  海南省“选聘生”政策评
 
 
作者简介
 
  佘宇,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98年9月-2002年6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读本科,获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3月-2011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在职研究生,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副处长级)。
图片
当前位置
图片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中国专家智库网

自定内容

Copyright @ 2007-2019 中国专家智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26696号-2  海洋网络提供网站建设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010-85781288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