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中文   |    EN
全站搜索
搜索
导航菜单
全屏背景
文章正文
《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性区域研究》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于:2019-11-23 15:42:15    文字:【】【】【
摘要:去年,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序言

  去年,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凸显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和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求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综合平衡。同时,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重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从今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看,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形势持续向好,发展活力有所增强。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闲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需要我们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同时加强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

  一年多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认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运行度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后的一种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符合后发追赶型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后发优势的内涵与强度、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后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追赶进程迈向更高水平的新阶段。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已经不是核心问题,关键是要提质增效。只有做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文章,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换。而实现这一阶段转换的重要标志,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二是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基本形成。如果不能完成这样的转换,我们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将很难实现,也难以跨越类似一些拉美国家曾经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

  新常态下,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风险。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这些风险往往被掩盖,一旦速度降低后可能会逐渐暴露出来。制造业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面临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产业更替、企业劣汰、员工转岗。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企业互联互保等方面都潜伏着不少风险,“高杠杆、泡沫化”,最终都会向财政金融领域聚积。同时,当经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仅经济问题会更加复杂,政治、社会问题也会更加突出。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就会对公平、正义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政治诉求也会不断提升,过去长期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诱因。一旦社会稳定不能得到有效维持,追赶进程就会被迫放缓甚至中断。

  在看到风险与挑战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新常态下蕴藏着的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难免阵痛,但调整成功了就会提升资产质量,提升产业结构,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更大的价值。虽然一些传统产业需求饱和了,面临转产调整,但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供给创造需求的空间十分巨大。虽然国际市场对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长放缓了,但我们利用装备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资本输出等优势,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迎来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历史机遇。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表面看会增加成本,但提供需求快速增长的生态产品,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环保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则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新常态,既是由过去时发展而来的现在时,更是蕴含着巨大变革和创新活力,迈向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未来时。在这个演化过程中,认识新常态很重要,适应新常态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领新常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作为直接为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提供研究咨询服务的智库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该、也有信心能够对此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当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继2013年4月和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智库建设工作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之后,今年1月中办、国办公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将中心列为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同时又列为负责联系协调智库的党政所属政策研究机构。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前景广阔。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连续第六年与读者见面了。今年的中心研究丛书包括19部著作,集中反映了过去一年多中心的优秀研究成果。其中,《信息化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产业结构产生的深刻影响,分析了信息化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与挑战,并提出了实施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2+2”战略及政策建议,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落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国家(政府)资产负债表问题研究》《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性区域研究》等10部著作,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研究部(所)的重点研究课题报告;还有8部著作是优秀招标研究课题报告。

  不久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刚刚度过了35岁生日,正从“而立”走向“不惑”。根据我们已经上报中央的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方案,中心将实施“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创新工程”,推进研究提质、人才创优、国际拓展、保障升级四大计划。我们真诚地欢迎读者朋友们对这套丛书不吝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热切地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使我们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8月1日

 

  目录

  内容摘要 

  总报告 

  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性区域研究 

  一、引言 

  二、区域经济新格局呼唤新战略性区域的出现 

  三、培育新的战略性区域的重要意义 

  四、新战略性区域的分析框架与识别指标体系 

  五、我国原有战略性区域的典型化事实 

  六、我国潜在战略性区域的识别 

  七、促进我国未来战略性区域发展的政策思路 

  专题一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态势分析 

  一、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 

  二、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态势的展望 

  三、主要结论 

  专题二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我国区域经济格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影响今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演进的主要因素分析 

  专题三 

  寻找中国经济新的战略性区域 

  一、战略性区域的分析框架:结构转换与要素集聚 

  二、我国原有战略性区域的典型化事实 

  三、我国潜在战略性区域的识别 

  四、潜在战略性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专题四 

  新形势下政府在形成战略性区域中的地位、范围、作用和措施 

  一、引言 

  二、新形势下政府在新战略性区域中作用的发挥必须摆脱 

  我国已有区域政策的传统模式 

  三、新形势下政府在新战略性区域中的作用怎样可为 

  专题五 

  培养、发展和壮大增长极的国际经验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三、培养增长极的国际经验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专题六 

  我国东部地区增长战略性区域研究 

  一、经济增长仍应以东部地区作为战略重心 

  二、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引领东部地区增长 

  三、以新型城镇化撬动东部地区新增长极的战略手段 

  专题七 

  中部地区新的战略性区域识别研究 

  一、中部潜在战略性区域的筛选指标与标准 

  二、中部地区近年来发展基本特征 

  三、中部地区潜在战略性区域识别 

  四、加快中部新战略性区域发展的建议 

  专题八 

  加快在东北地区培育新增长极的对策措施 

  一、深入认识东北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二、东北地区发展总体状况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专题九 

  西北地区新增长极培育思路、战略重点与政策举措 

  一、西北地区新“增长极”发展现状 

  二、西北地区新“增长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西北地区新“增长极”培育思路 

  四、西北地区新“增长极”培育战略重点 

  五、西北地区新“增长极”发展的政策举措 

  专题十 

  西南地区区域增长极研究 

  一、西南地区战略性区域的发展概况 

  二、西南地区战略增长区域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制约西南地区战略性区域发展的原因分析 

  四、西南地区增长极发展的战略思路

 

  作者简介

  侯永志,1984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在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工作;1987年9月至1990年4月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读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4月至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于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进修。

  张永生,男,1970年生于湖北石首,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研究员。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1994)和中国人民大学(2000)。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2001.04-2003.04),在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作过访问研究员(2003.10-2004.01)。曾在石首农村基层工作过四年(1987-1991)。2000年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2005年被评为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刘培林,1999-2002,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2-现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部长。

作者:侯永志、张永生、刘培林,等 
图片
当前位置
图片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中国专家智库网

自定内容

Copyright @ 2007-2019 中国专家智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26696号-2  海洋网络提供网站建设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010-85781288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