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中文   |    EN
全站搜索
搜索
导航菜单
全屏背景
文章正文
传统文化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专家智库网副理事长史秀清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5-06-30 10:52:16    文字:【】【】【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国家公职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而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命题与答题方式直接影响着未来干部队伍的思维素养。国学专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从事战略研究、公职教育及考试命题的史秀清,基于20年思想政治研究与教学实践,独创公务员答题“极限理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考试逻辑深度融合,不仅显著提升考生成绩,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育人、以思想塑魂的创新路径。本文结合其教学成果,分析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务员考试的内在联系

公务员考试不仅是能力测试,更是对考生政治素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综合考察。史秀清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提出“考试即思政课堂”的理念,认为《行测》的逻辑分析、《申论》的政论写作,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实践检验。其课程通过以下路径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1. 价值观引导:在《申论》教学中嵌入“民本思想”“知行合一”等传统政治智慧,强化考生“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认同;  

2. 辩证思维训练:借用《易经》“变易与守恒”哲学,破解《行测》图形推理与数量关系题型,培养系统性思维;  

3. 文化自信培育:以国学经典案例(如《论语》为政篇)解析时政热点,增强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二、“极限理念”的文化内核与思政价值

“极限理念”的独创性在于打破应试技巧的碎片化教学,构建“传统文化—答题逻辑—思政素养”三位一体的框架:  

1. “以文化入题”:将“和而不同”“中庸之道”等思想转化为《申论》矛盾分析题的解题方法论,引导考生超越二元对立思维;  

2. “以逻辑破题”:结合《孙子兵法》“知己知彼”原则,设计《行测》模块化提速策略,同时渗透战略思维培养;  

3.“以极限解题”: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论,训练考生在时间压力下快速抓取问题本质的能力,呼应新时代对干部“高效执政”的要求。  

这一理念的实践成效显著:学员不仅分数提升10-30分,更在面试中展现出“引经据典、情理兼备”的独特风格,印证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三、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史秀清的教学实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1. 方法论创新:传统文化是思政教育的资源宝库,需通过创造性转化(如将“修身齐家”转化为公务员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增强教育的亲和力;  

2. 载体拓展:公务员考试等国家级选拔平台,应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需更多跨学科研究支撑;  

3.评价体系优化:思政教育效果评估需兼顾“分数提升”与“价值塑造”,避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割裂。  

                                                                                   

  结 语 :史秀清的“极限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一次成功探索。它证明:在考试培训中渗透思政元素,不仅能提升应试效能,更能潜移默化地完成政治素养的塑造。未来,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职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思政研究的重要方向。  

图片
当前位置
图片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中国专家智库网

自定内容

Copyright @ 2007-2019 中国专家智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26696号-2  海洋网络提供网站建设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010-85781288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