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张伯礼:心怀苍生,医道无双
张伯礼出生于医学世家,自幼深受中医文化的熏陶,一颗热爱中医的种子在他心底悄然种下。在求学过程中,他不仅深入钻研中医经典,还广泛涉猎现代科学知识,为日后的中医现代化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深知,中医思维是中医药的灵魂所在,它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全面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通过调整人体自身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现代医学的微观研究相互补充,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
在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上,张伯礼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念,将中医思维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他主持完成了全国第一个中医药对心肌梗死Ⅱ级预防的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关键技术体系和研究平台,让中医的疗效有了科学的依据。他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模式,建立了关键技术体系,建成具有6万个组分的中药组分库和快速筛选评价系统,研制多个基于组分配伍的创新中药。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张伯礼展现出了非凡的宏观视角和卓越的领导能力。2003年非典肆虐,他挺身而出,迅速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他深入一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非典患者,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激素减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他组织非典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组建中医红区,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赞扬。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医药在抗击重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中医药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82天的武汉战疫,张伯礼临危受命,率领“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江夏方舱中医院。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治疗方案。他提出中医承办方舱医院,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有效降低了转重率,为疫情防控、科学救治作出重大贡献。他重视康复治疗,建立康复门诊,组织编写康复指南,搭建医护人员康复平台。他积极探索中医药的理论优势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展中医证候流调,明确“湿毒疫”的证候特征,筛选有效上市药物、研发“宣肺败毒颗粒”。他还向WHO及国际同行分享和介绍中医药抗疫经验数十场,组织捐赠中药及物品,开展中医药抗疫药物国际合作评价,为中医走向国际身先力行。

作为国之栋梁,张伯礼始终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肩负起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他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15年里,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近百项议案和建议。中医药法这部法律,也凝聚了他的智慧和汗水。他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让中医药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张伯礼院士就是这样一位心怀苍生、医道无双的国之脊梁。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中医人的使命与担当,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而不懈奋斗。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在张伯礼等中医药人的引领下,中医药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

